修行是跟自己比賽
修行時,不要和別人比
也不要看別人修什麼就跟著修什麼
要能知道修什麼法門是最適合自己的
且要知道自己的根基在那裡?
當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天,魔變成很漂亮的女孩,帶領著一群持幢幡寶蓋的隨從,駕的漂亮的馬車,載著很多貴重的東西,想要見佛陀,供養佛陀,在魔到達前,佛陀告訴弟子說:「弟子們!待會某某人會來,你們要收攝身心,不要被美麗的色彩與女人所迷惑。」
人要像佛陀一樣,事先要提醒,先講清楚。這才能達到教化的效果。否則事前不先提醒,講明白,任其自然,等到負面的後果出現,才懊惱,都已於事無補。
好像培植一棵樹,在它成長過程中,如果不花心思去照顧(施肥、澆水、鬆土、修剪、
雕枝),就無法讓一棵樹長得挺立不拔,且有可能夭折、彎曲、傾斜,則枉費栽培的初衷。
人的成就 也是要長輩的栽培
樹木要茁壯 也要人們的灌溉
我們想要成佛 也是需要聖賢教化
才能成佛 如果不教化
本來貪、瞋、痴、慢、疑的心
不正見的心 都會流露出來
本來具備貢高我慢的心
就會顯現出來
這些不正的心一旦出現
會形影不離的跟隨著
不知不覺中會認為自己
所說所做的都是對的
而且開始一直往下造業而不自知
學佛修行
是教我們要時常看自己
看自己修的是什麼
並且要用心去學去修
修行是很好的事也是不簡單的事
修行不要和別人比
也不要看別人修什麼就跟著修什麼
要能知道修什麼法門是最適合自己的
修這個法門對自己有什麼利益?
有辦法很快進入境界嗎?
這些才是重要的思考點
(轉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